今天下午有幸在政大聆聽了余光中老師的演講
演講主題是「美感經驗之互通:靈感一大來源」
爆滿的演講廳應該塞進了三四百人吧!
余老師沒有用太多理論與論述來談論美感經驗
我想,這是好的!
在投影片一張張畫作與詩作的穿插中
余老師親口朗讀著他為某幅畫作或照片所寫的詩
這些詩有的是直接經驗的感動
有的是間接經驗的聯想
但透過余老師的文采與動人的節奏
我享受了整個下午的美
這份美
來自於余老師的詩
來自於余老師的語言
來自於余老師的性情
還有
來自於我自己的狀態
一種讓自己處於敏感接受美的降臨的狀態
在演講中
余老師分享了不同版本「最後的晚餐」、「聖喬治屠龍」
也分享了他為梵谷「星光夜」、「向日葵」、「荷蘭吊橋」所寫的詩
這些詩穿透了梵谷這個人、他的作品、他的心靈
連結上了余老師自己的靈魂,甚是感人
此外,還有余老師對於秦俑的歌頌中
偶然唱起了古調的動人與驚豔
是全場中最讓我愉悅的時分
在言談中,余老師提出藝術創作的三個條件:知識、經驗、想像
而這曼妙的想像力其實是我們人對這個世界廣泛而深刻的同情
對比著這一個月來閱讀的兩本書「美的覺醒」與「我所看見的未來」
為什麼我們會讚嘆著作品的精彩呢?那精彩之處又何在呢?
我想此間最動人的莫過於感受到世界之美、萬物之美、人心之美吧!
期待在週末的午後,無論晴雨
都要在一起分享閱讀之美的喜悅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